賀!東華縱谷跨域書院組成跨校團隊勇奪「2025台灣仿生設計競賽」大專組仿生協會首獎

仿生設計競賽為永續挑戰尋求解方,當人類面臨嚴峻的永續挑戰,我們是否曾想過答案或許就在身邊?國立東華大學縱谷跨域書院學士學位學程(以下簡稱縱谷跨域書院)四年級温子謙同學,因應永續與仿生的跨領域課題,攜手二年級蘇同學,以及國立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大葉大學護理學系的兩位校外同學組成4人跨校團隊,在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楊悠娟教授指導下,參與由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主辦、新北市政府與台灣經濟研究社永續發展政策研究中心支持的第11屆「2025仿生設計競賽」,並以「女性避孕膠囊Contraceptive capsule」勇奪大專組仿生協會首獎!
本屆競賽以「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仿生創新方案」為題,共吸引全臺40所大專校院學生團隊與新創企業、逾250名參賽者共襄盛舉,提交78件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仿生創新方案的跨領域作品,展現臺灣青年及學子們對永續發展的關注與強大豐沛的創新能量。
經過資格初選與專家複選的嚴格審核,本屆競賽共有20組大專團隊與1組青年創業團隊成功晉級決賽。決賽在今年7月1-4日於臺北市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與臺灣大學AI中心進行。參賽團隊展現清晰的問題意識,並激盪出熱烈的討論與創新火花。獲獎作品內容涵蓋土壤修復、水資源管理、防震材料、生醫應用及無人機技術等領域,深刻回應全球所面臨的核心挑戰。其中,來自東華縱谷跨域書院的跨校團隊正是憑藉獨特的生物黏液機制為靈感,創造出結合避孕、抗菌與自然代謝等多重效益的「女性避孕膠囊Contraceptive capsule」,為個人健康護理領域開創嶄新可能。其創新思維與實用性獲得評審高度肯定,一舉拿下大專組仿生協會首獎。
獲獎同學受訪時表示,其靈感源於某次生病前往耳鼻喉科看診時,看見診間外的衛教介紹鼻道黏膜與疾病簡章,便一直記在心上。直到東華大學楊悠娟教授邀請縱谷跨域書院同學們參賽,方而萌芽蛻變,進一步以章魚、蝸牛與鰻魚等生物利用黏液做抵擋、防禦為「仿生」設計發想。提及這次的跨校團隊組成,縱谷跨域書院同學說道,這是為了增加團隊的專業知識多元性,便又邀請另兩位外校同學參與,並也再次表達對擔任指導的楊悠娟教授,以及給予最大彈性與支持的縱谷跨域書院師長的感謝,讓團隊在需要不同領域的建議時,得以獲得不同的觀點與建議,專注於挑戰創新。
縱谷跨域書院作為落實跨域教學的基地,旨在透過不分系的彈性學制,賦予學生最大自由以探索個人特質與發展專長。未來也將持續攜手連結校內七大學院的專業資源,與不同專長且熱心教育的教師們,一同協助學生發掘潛能、實現自我價值,共同培育具備解決當前與未來社會挑戰的跨領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