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東華大學驗證中心推廣「KKF自然農法」 廢棄物變肥料 打造零成本有機農業新模式

最後更新日期 : 2025-07-22
SDG指標: SDGs11,SDGs08,SDGs12,SDGs15
學員認真聆聽講師介紹
學員認真聆聽講師介紹

為協助東部農友掌握低成本、零污染的有機耕作新技術,國立東華大學驗證中心於7月18日舉辦「KKF自然農法」推廣活動,特別邀請「台灣新良食.淨土文化推廣協會」創會長、KKF自然農法在臺推廣中心總召陳瑞芳擔任講師,分享源自泰國「米之神基金會」Daycha先生推廣逾20年的自然農法經驗。

活動中,陳瑞芳講師深入淺出介紹微生物菌水的製作方法、天然液肥的應用與土壤活化的技巧,並搭配在地農友的實際應用案例,展現KKF自然農法在臺灣各地的實踐成果。更貼心的是,講師當天特別準備了腐植土分送給每位學員,鼓勵大家將課程學到的知識帶回家親自嘗試,讓理論與實作在生活中真正發生。

本次課程吸引來自花蓮各地的農友參與,其中不乏產銷班成員、地方農業單位代表、養蜂場經營者、食品業者等,展現出KKF自然農法在不同領域間的高度關注與實用潛力,透過現場交流與實作體驗,學員們紛紛表示收穫豐富,對自然農法的可能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KKF自然農法」推廣課程上課情形
「KKF自然農法」推廣課程上課情形

KKF自然農法的核心技術只需一捧腐植土,搭配糖蜜與米糠,就能培養出一大桶富含多樣微生物的菌水,日常的農業與生活廢棄物,如稻桿、雜草、廚餘、蔬果皮、豆渣、魚內臟、雞蛋殼等,都能作為微生物的養分來源,透過這些自然資源的轉化,農友不僅可以改善土壤結構、提升土壤活力,還能強化作物根系,提升抗病力與產量。

這種農法不需要依賴農藥或化學肥料,甚至連肥料都可以自己動手製作,幾乎零成本就能養好土壤、種好作物,不少學員在課後表示,透過這場課程才發現,身邊的資源原來就是最好的肥料來源,不但省錢,還能讓農作物吃得健康、消費者吃得安心。

國立東華大學驗證中心表示,東部地區有機與友善農業發展潛力巨大,驗證中心不僅提供農產品有機驗證服務,更積極引介多元的農業技術與方法,協助農友突破成本高、轉型難的困境,KKF自然農法,就是一個讓農友輕鬆上手、又能兼顧環保與收益的選擇。

國立東華大學驗證中心近年持續關注東部地區農業的多元需求,致力於推廣各種有機與友善耕作的實用技術,讓農友在轉型有機的過程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KKF自然農法正是驗證中心希望帶給農友的一種選擇,一種低成本、低風險、可長可久的種植新模式。

國立東華大學驗證中心×有機農業的信任夥伴

在東部的土地上,每一份耕作都值得被看見,國立東華大學驗證中心,以嚴謹流程與在地關懷,為農友的用心種植建立信任的橋樑,每一次驗證,都是對自然的尊重、對健康的守護、對未來的承諾。

國立東華大學驗證中心與農友同行,讓有機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也成為土地與人之間的連結,一起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與你一同守護環境,拓展有機的可能。


《➜English Version》

參加「KKF自然農法」推廣活動人員大合照
參加「KKF自然農法」推廣活動人員大合照
瀏覽數: